(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亭:古代建筑名,一种亭子。
- 何巩:明代诗人。
- 锦袍:华丽的袍子。
- 清平:安宁平静。
- 孤吟:独自吟咏。
- 海城:指海边的城市。
- 折柳:指剪下柳枝。
- 鹃:一种鸟,古代常用来表示春天。
- 三更:古代时间单位,夜里的第三个时辰。
- 琴:古代乐器。
- 蝶:蝴蝶。
- □:此处为生僻字,注音为“xiǎn”(音同“现”)。
- 何满子: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代表悲伤和哀怨。
翻译
红亭 [明]何巩道 穿着华丽的袍子,陶醉地演奏着宁静安详的乐曲,今天我独自吟唱躺在海边的城市。 每次剪下柳枝都怜惜春天的二月,听到鹃鸟叫才觉得夜里已经过去了三更。 乐器知道风很急时,琴弦会先动起来,蝴蝶采花时渐渐成形。 不需要再听何满子的歌声,暗自哭泣的红泪也能听到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红亭中的意境,通过琴声、蝶舞、柳枝和鹃鸟的叫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情感。整体氛围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