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夜郡楼宴集

高楼落日秋冥冥,西风吹送燕鸿声。 半江杳蔼月初上,万壑虚无云自生。 拊槛欲窥白兔药,持杯空复紫芝情。 谁家今夜横长笛,杨柳拆残怨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冥冥(míng míng):昏暗的样子。
  • 杳蔼(yǎo ǎi):形容远处景物模糊不清。
  • 虚无:空旷而不可捉摸。
  • 拊槛(fǔ jiàn):轻拍栏杆。
  • 白兔药:指传说中月宫中的仙药,由白兔捣制。
  • 紫芝情:紫芝是一种传说中的仙草,这里指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 拆残:指杨柳枝条被折断,残破不全。

翻译

八月十三日夜晚,在郡楼举行宴会。 高楼上,夕阳西下,天空昏暗,西风吹送着燕子和鸿雁的叫声。 半江的景色在朦胧中,月亮初升,万壑之间,云雾自然升起。 轻拍栏杆,想要窥探月宫中白兔捣制的仙药,手持酒杯,空有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不知哪家今夜吹起了长笛,杨柳枝条被折断,残破不全,怨恨未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宴会场景,通过高楼、夕阳、燕鸿、月亮、云雾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幽远而神秘的氛围。诗中“拊槛欲窥白兔药,持杯空复紫芝情”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末句“杨柳拆残怨未平”则巧妙地以杨柳的残破象征心中的怨恨,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生活的渴望。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