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江上书怀

一望家园一惘然,湘云易水共长天。 山中薜荔日萧索,江上芙蓉秋可怜。 楚些独唫长下泪,燕鸿又过记残年。 黄金台上无名字,醉后还歌宝剑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惘然: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 湘云易水:湘江的云和易水,这里泛指远方的水域。
  • 薜荔(bì lì):一种植物,常绿藤本。
  • 萧索:形容景象凄凉。
  • 芙蓉:荷花。
  • 楚些(xiē):楚地的歌谣。
  • (yín):吟咏。
  • 燕鸿:燕子和鸿雁,常用来象征季节的变迁。
  • 黄金台:古代传说中的地名,这里可能指代功名未就的地方。
  • 宝剑篇:指关于宝剑的诗篇,这里可能指代诗人的抱负或志向。

翻译

一望家园,心中若有所失,湘江的云和易水共长天。 山中的薜荔显得日日凄凉,江上的荷花在秋天显得格外可怜。 独自吟咏楚地的歌谣,常常泪流满面,燕子和鸿雁又飞过,记起残余的岁月。 在黄金台上,我的名字并未被记下,醉后依然唱着关于宝剑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傍晚在江边对家园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湘云易水共长天”一句,以壮阔的自然景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山中薜荔日萧索,江上芙蓉秋可怜”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哀愁和对家园的眷恋。后两句“黄金台上无名字,醉后还歌宝剑篇”则透露出诗人对功名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理想的坚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