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六一广文赍志入都

· 何绛
一身万里系遗编,直北千峰驿路悬。 薄海春秋从此日,微词褒贬属何年。 阙文尚喜吾犹及,言礼无徵古已然。 莫怪史臣慎笔墨,忠魂偏起后人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遗编:指前人留下的著作。
  • 直北:正北方向。
  • 驿路:古代传递文书的官道。
  • 薄海:泛指海内外。
  • 微词:隐晦的批评或不满的话。
  • 褒贬:赞扬和批评。
  • 阙文:指缺失的文献或文字。
  • 言礼:指古代的礼仪制度。
  • 无徵:没有证据或依据。
  • 史臣:编写历史的官员。
  • 慎笔墨:谨慎地使用文字。
  • 忠魂:忠诚的灵魂。

翻译

一人携带着前人的著作,远行万里,正北方向的山峰连绵,驿路高悬。 海内外的春秋大义从此日开始,隐晦的批评和赞扬又将在何年得以体现。 尚且庆幸我还能接触到那些缺失的文献,古代的礼仪制度虽无证据,但古已有之。 不要奇怪史官们为何如此谨慎地使用文字,忠诚的灵魂总是能激起后人的同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献的珍视和对历史记载的深刻思考。诗中,“遗编”、“阙文”等词语体现了诗人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追求,而“微词褒贬”则反映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和时代性。最后两句强调了史官的责任感和对忠魂的同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公正性的期待和对忠贞精神的赞颂。

何绛

何绛,与陈恭尹同渡铜鼓洋,访遗臣于海外。又闻桂王在滇,复与恭尹北上,西济湘沅,不得进,乃东游长江,北过黄河,入太行。尝历游江浙及燕、齐、鲁、赵、魏、秦、楚间,终无所就。晚年归乡,隐迹北田。与其兄衡及陈恭尹、陶璜、梁梿合称“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庐集》。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三有传。何绛诗,以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旧钞本《不去庐集》为底本,参校民国汪兆镛钞本(简称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乐楼影印汪氏微尚斋钞本(简称何本)。 ► 5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