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泊舟博罗

· 何绛
行藏此日太无端,郭外维舟岁已阑。 樵客出来山路暗,牧童归后夜风寒。 上滩渔火光难定,渡水钟声响易残。 十载旧游今不忘,绕江陈胜誓师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藏(xíng cáng):行踪,去向。
  •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
  • 郭外:城墙之外。
  • 维舟:系船停泊。
  • 岁已阑:一年将尽。
  • 樵客:砍柴的人。
  • 山路暗:山路昏暗不明。
  • 牧童:放牛的孩子。
  • 夜风寒:夜晚的风寒冷。
  • 上滩:上岸。
  • 渔火光难定:渔船上的灯火摇曳不定。
  • 渡水钟声响易残:渡口传来的钟声容易消逝。
  • 十载:十年。
  • 旧游:旧时的游历。
  • 绕江陈胜誓师坛:环绕江边的陈胜誓师坛,指的是陈胜起义的地方。

翻译

这一年我的去向真是无缘无故,岁末时分,我在城外系船停泊。 樵夫下山时山路昏暗,牧童回家后夜风寒冷。 上岸的渔船灯火摇曳不定,渡口传来的钟声容易消逝。 十年前的旧游至今不忘,环绕江边的陈胜誓师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岁末泊舟时的孤寂景象,通过樵客、牧童、渔火、钟声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夜晚的静谧与凄凉。诗中“行藏此日太无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结尾提及“绕江陈胜誓师坛”,不仅点明了地点,也隐含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历史感。

何绛

何绛,与陈恭尹同渡铜鼓洋,访遗臣于海外。又闻桂王在滇,复与恭尹北上,西济湘沅,不得进,乃东游长江,北过黄河,入太行。尝历游江浙及燕、齐、鲁、赵、魏、秦、楚间,终无所就。晚年归乡,隐迹北田。与其兄衡及陈恭尹、陶璜、梁梿合称“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庐集》。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三有传。何绛诗,以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旧钞本《不去庐集》为底本,参校民国汪兆镛钞本(简称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乐楼影印汪氏微尚斋钞本(简称何本)。 ► 5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