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袈裟(jiā shā):僧侣的法衣。
- 皎然:明亮,清澈。
- 浮念:杂念,杂乱的思绪。
- 金磬(qìng):佛教法器,用于敲击以引导冥想。
- 沉香:一种香料,常用于焚香。
- 爇(ruò):点燃,焚烧。
- 玉兰:一种花卉,象征高洁。
- 裁服:制作衣服。
- 悟禅:领悟禅宗的道理。
- 师谢:效法谢安,指隐居不问世事。
翻译
他穿着破旧的袈裟,还是个少年,却文雅风流,清澈明亮。 杂念在金磬声中消散,沉香在玉兰旁自燃。 山云遮住了寺庙,正是裁制衣服的好地方,溪水正对门口,适合领悟禅意。 他大笑着,一身轻松,六千里路,久已效法谢安,远离尘世的缘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僧侣的生活与心境。诗中,“袈裟着破尚童年”一句,既表现了僧侣的清贫,又暗示了他的早慧。后文通过“浮念尽销”、“沉香自爇”等意象,展现了僧侣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两句“大笑一身六千里,久同师谢世间缘”,则表达了僧侣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禅宗生活的满足。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