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嘉禾张山大征伯游大梁

芳草年年绿,浮云日日征。 兵戈游子意,桑柘故园情。 卖赋金何有,着书名未成。 时无魏公子,谁复重侯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嘉禾:地名,今浙江嘉兴。
  • 张山:人名,诗中的人物。
  • 大梁:地名,今河南开封。
  • 征伯:对张山的尊称。
  • 桑柘:桑树和柘树,常用来指代田园生活。
  • 卖赋:指卖文为生。
  • 魏公子:指魏国的公子无忌,即信陵君,以礼贤下士著称。
  • 侯嬴:战国时期魏国的隐士,被信陵君重用。

翻译

芳草年年都会绿,浮云日日都在征途。 兵戈象征着游子的思绪,桑柘则勾起了对故园的深情。 卖文为生的金子何在,著书立说的名声尚未成就。 在这个时代,没有像魏公子那样的人,谁还会重视像侯嬴这样的隐士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山远游的感慨和对时代变迁的哀叹。诗中,“芳草”与“浮云”形成对比,前者年年绿意盎然,后者日日征途不息,暗喻人生的无常与漂泊。后两句通过对“兵戈”与“桑柘”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对战乱与和平生活的对比感受。结尾处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当代社会缺乏贤能之士的失望与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