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纪行十四首荆山

· 徐贲
秋日何凄其,严风变阳卉。 嘉节叶重乾,时菊芬且蘼。 临高一远望,俯见城郭里。 三关为襟带,双溪流瀰瀰。 浮云起天末,鸣鸿在中沚。 虽非吾故土,但悦山川美。 独游意尚适,况兹值多士。 珍殽出丰厨,吴萸泛芳醴。 人生虽长寿,良时亦有几。 对此不为欢,忧思何由弭。 鉴此登山悲,飘飖然已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凄其:凄凉的样子。
  • 严风:寒冷的风。
  • 阳卉:向阳的植物。
  • 嘉节:美好的节日。
  • 重乾: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芬且蘼:芬芳而茂盛。
  • 三关:指三个重要的关隘。
  • 襟带:比喻重要的地理位置。
  • 双溪:两条溪流。
  • 瀰瀰(mí mí):水流盛大的样子。
  • 天末:天边。
  • 中沚(zhǐ):水中的小洲。
  • 多士:众多士人。
  • 珍殽(yáo):珍贵的食物。
  • 丰厨:丰盛的厨房。
  • 吴萸(yú):一种植物,常用于酿酒。
  • (lǐ):甜酒。
  • 飘飖(yáo):飘动,飘扬。

翻译

秋天的阳光多么凄凉,寒冷的风改变了向阳植物的姿态。美好的重阳节,菊花芬芳且茂盛。站在高处远望,俯瞰城郭之内。三关如同衣襟和腰带,两条溪流浩浩荡荡。天边浮云起,水中洲上鸣鸿。虽然这里不是我的故乡,但我仍被山川之美所吸引。独自游玩心意尚且舒适,何况此时还有众多士人相伴。珍贵的食物出自丰盛的厨房,吴萸酿制的甜酒泛着香气。人生虽能长寿,但美好的时光又有多少?面对此景不欢庆,忧思又怎能消除。因此登山感到悲伤,飘飖的感觉已无法言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登高望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川之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虽非吾故土,但悦山川美”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超越了地域的界限。结尾的“对此不为欢,忧思何由弭”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美好时光易逝的忧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