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善堂为吴氏题
厥初生人,禀性受中。
不患不善,患不能充。
血气既刚,物我交战。
不患不充,又患不善。
充而善者,可鸾可凰。
匪善而充,化为豺狼。
其充为何,勿助勿害。
鸡鸣而兴,善与利对。
申严界限,审察毫釐。
诚内伪外,理公欲私。
充无穿窬,义不胜用。
彼充孔扬,傲诞是从。
故得其正,泉达火然。
一有弗协,履冰临渊。
呜呼道微,志远瞻卓。
子如充之,明善守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禀性受中:天生具有的本性受到中和之道的调和。
- 血气既刚:指人的血气和性格已经变得刚强。
- 物我交战:指外在事物与自我内心发生冲突。
- 鸾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比喻美好和善的事物。
- 豺狼:比喻凶恶和贪婪的人。
- 勿助勿害:不要助长也不要伤害。
- 鸡鸣而兴:比喻早起勤奋。
- 申严界限:明确严格地划定界限。
- 审察毫釐:仔细检查细微之处。
- 诚内伪外:内心真诚而外表虚伪。
- 理公欲私:理性对待公共利益和个人欲望。
- 充无穿窬:充实的内心不会去钻研小聪明。
- 充孔扬:充实的内心显得高傲。
- 泉达火然:比喻内心如泉水般流畅,如火焰般热烈。
- 履冰临渊:比喻处境危险,如履薄冰。
- 志远瞻卓:志向远大,目光卓越。
翻译
人初生之时,天生具有的本性受到中和之道的调和。不担心不善良,只担心不能充实。当人的血气和性格变得刚强,外在事物与自我内心就会发生冲突。不担心不能充实,又担心不善良。充实而善良的人,可以像鸾凰一样美好。不是善良而充实的,可能会变成豺狼。充实的原则是什么?不要助长也不要伤害。早起勤奋,善与利相对立。明确严格地划定界限,仔细检查细微之处。内心真诚而外表虚伪,理性对待公共利益和个人欲望。充实的内心不会去钻研小聪明,充实的内心显得高傲。因此,如果内心正直,就像泉水般流畅,如火焰般热烈。一旦有不和谐,就会处境危险,如履薄冰。唉,道德已经微弱,志向远大,目光卓越。如果你能充实自己,就能明辨善恶,守住简约之道。
赏析
这首诗深刻探讨了人性的充实与善恶的关系,强调了充实内心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比鸾凰与豺狼,形象地说明了充实而善良的价值。同时,诗中也提出了如何充实内心的原则,即不助长也不伤害,勤奋而明辨,理性对待公私。最后,诗人呼吁人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卓越的目光,通过充实自己来明辨善恶,坚守简约之道。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