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阴阴: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阴阴,形容天气阴沉。
- 怯远遨:怯,害怕;远遨,远游。
- 南楼平压骑台豪:南楼,指登高的楼台;平压,形容楼台平稳;骑台,指楼台;豪,豪迈。
- 轻飔吹帽何妨落:轻飔,微风;吹帽,风吹落帽子;何妨,无妨。
- 嚣市登山易得高:嚣市,喧嚣的市集;易得高,容易登高。
- 烽火太平州送酒: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战争;太平州,地名,指战乱平息的地方;送酒,指庆祝。
- 檄书馀暇客题糕:檄书,古代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书;馀暇,空闲时间;客题糕,指客人在糕点上题字。
- 归来不尽良辰意:归来,指从登高处回来;不尽,不尽兴;良辰意,美好的时光。
- 更折黄花照鬓毛:更折,再次折取;黄花,菊花;照鬓毛,照映着白发。
翻译
重阳节天气阴沉,我害怕远游,南楼平稳地压在骑台之上,显得豪迈。微风吹落帽子也无妨,在喧嚣的市集中登山容易到达高处。战乱平息的太平州送来了庆祝的酒,我在空闲时间在糕点上题字。从登高处回来,感觉美好的时光还未尽兴,再次折取菊花,照映着我斑白的鬓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登高的情景,通过对比阴沉的天气与豪迈的南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诗中“轻飔吹帽何妨落”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而“烽火太平州送酒”则反映了战乱后的宁静与庆祝。结尾的“更折黄花照鬓毛”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