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姚山长一甫

· 陈杰
潭影悠悠白日閒,千年如画此江山。 高人徐孺死已朽,上疏梅仙去不还。 底是忧堪埋地下,谁能远不在人间。 相逢正有论诗乐,且透西江句上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潭影:水潭中的倒影。
  •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
  • :同“闲”,悠闲。
  • 高人:指品德高尚、才学出众的人。
  • 徐孺:东汉时期的隐士徐穉,字孺子。
  • :腐朽,指人已去世。
  • 上疏:上书给皇帝。
  • 梅仙:指梅福,西汉末年人,曾上书言事,后隐居成仙。
  • 底是:究竟是。
  • :能够。
  • :透彻,深入。
  • 西江:指江西一带,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故乡或诗中提到的梅福的故乡。
  • 句上关:指诗句中的关键或深意。

翻译

水潭中的倒影悠长,白日里显得格外悠闲,这如画的江山千年不变。品德高尚的徐孺子已经逝去,上书给皇帝的梅福也已离去不再回来。究竟是什么样的忧愁能够埋藏于地下,又有谁能真正远离人间呢?与你相逢,正是讨论诗歌的乐趣所在,让我们深入探讨西江诗句中的深意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潭影悠悠、白日闲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徐孺和梅福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忧愁和人间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中“潭影悠悠白日閒”一句,以景入情,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后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引发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结尾处提到“论诗乐”,则透露出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艺术的深刻感悟。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