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珣楚山还广济

· 徐贲
一来说法众皈依,云水无心又复归。 处处逢僧留半偈,时时礼佛备三衣。 斋筵赴遍人缘喜,净业修多世态违。 鸡罩山前明月夜,家徒相候启禅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皈依(guī yī):佛教用语,指归信佛教。
  • 云水:比喻行脚僧或游方道士。
  • 半偈(bàn jì):佛教用语,指不完整的偈语。
  • 三衣:佛教僧侣的法衣,包括袈裟、僧裙和僧帽。
  • 斋筵(zhāi yán):佛教中的素食宴席。
  • 净业:佛教用语,指清净的修行。
  • 世态违:与世俗的态度相违背。
  • 禅扉(chán fēi):禅室的门。

翻译

一来到这里,众人便归信佛法,行脚僧无心再游历,又回到了这里。 处处都能遇到僧人,留下不完整的偈语,时时都在礼拜佛像,准备着三衣。 参加了所有的斋筵,因为人缘而感到欢喜,修习清净的修行,与世俗的态度相违背。 在鸡罩山前的明月之夜,家中只有相候的人,开启了禅室的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僧侣的修行生活和心境。诗中,“皈依”、“云水”、“半偈”、“三衣”等词语,都体现了佛教的特色和僧侣的生活状态。通过“斋筵赴遍人缘喜”和“净业修多世态违”的对比,表达了僧侣在修行中与世俗的疏离感。最后,以“鸡罩山前明月夜,家徒相候启禅扉”作为结尾,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僧侣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