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莼羹:用莼菜烹制的羹。莼,读作chún。
- 菰米: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可食用。菰,读作gū。
- 九秋:指秋天,因秋季共九十天,故称。
- 涩:不流畅,这里指语言不通顺。
- 问字:请教字义,这里指学习汉字。
- 汤汤:形容水流大而急。汤,读作shāng。
- 清洛水:指清澈的洛河,洛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流经洛阳。
- 旧学:指以前所学的知识。
翻译
在金华道上,我独自骑马,西风中迎来了初雁。 千里之外的洛阳,莼羹的香味仿佛就在眼前,九秋时节,菰米已经收获。 齐地的语言听起来生涩难懂,巴地的孩童向我请教汉字,我解释得也不够流畅。 清澈的洛河水浩浩荡荡,我以前所学的知识,现在又如何了呢?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樵送别蒙古教授郭受益归洛阳的作品。诗中,陈樵通过描绘金华道上的西风、初雁,以及洛阳的莼羹、菰米,表达了对郭受益归乡的祝愿和对洛阳的怀念。后两句通过对比齐语的涩滞和巴童的问字,反映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最后以洛河水的清澈浩荡,引出对旧学的反思,表达了对学问的深沉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学问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