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石镜

· 鲍溶
东岩采薇人,岩际朝见月。 怪堕幽萝间,非时更澄彻。 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 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发。 谁传阴阳火,铸此天地物。 深影藏半山,虚轮带凝雪。 早回谢公赏,今遇樵夫说。 白日乘彩霞,翩翩对容发。 我图辨鬼魅,信美留烟阙。 形神乍相逢,竟夕难取别。 如其终身照,可化黄金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鲍溶:唐代诗人。
  • (qiáo)夫:砍柴的人。

翻译

在东边山岩上采摘薇菜的人,在山岩上能看到早晨的月亮。奇怪它好像落入幽深的藤萝之间,不是正常时候却更加清澈透明。绿色的藤萝围绕着月亮,又与高飞的鸟儿一起停歇。清冷的月光照在手掌中,才领悟到是从石头上发散出来的。是谁传递的阴阳之火,铸造了这天地间的事物。深深的影子藏在半山中,虚幻的轮廓带着凝结的霜雪。早年曾被谢公欣赏,如今却遇到了樵夫在谈论。白日里乘着彩霞,轻快地对着人的容貌和头发。我画出它来分辨鬼魅,确实很美如同留在烟雾中的宫阙。形态和神韵刚一相逢,整个晚上都难以分离。如果能像这样终身映照,能够化掉如黄金般的凡骨。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庐山石镜展开描写和想象。诗中通过描写早晨在东岩看到的奇特景象,如月亮在幽萝间的澄彻以及与玉兔、高鸟的关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妙的氛围。接着描述了石镜的神奇光影效果和独特轮廓,以及它曾被谢公欣赏、今被樵夫谈论的历史变迁。白日里的彩霞与它相映,更增添了奇幻色彩。最后诗人强调石镜的美感和对其神韵的留恋,表达了对它能化凡骨的寄托。整首诗意境空灵,充满了对自然和神秘之物的向往与赞美。

鲍溶

鲍溶

唐人,字德源。宪宗元和进士。与李益交厚。古诗乐府,可称独步。卒飘蓬薄宦,客死三川。有集。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