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

地远心难达,天高谤易成。 羊肠留覆辙,虎口脱馀生。 直氏偷金枉,于家决狱明。 一言知己重,片议杀身轻。 日下人谁忆,天涯客独行。 年光销蹇步,秋气入衰情。 建德知何在,长江问去程。 孤舟百口渡,万里一猿声。 落日开乡路,空山向郡城。 岂令冤气积,千古在长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羊肠:喻指狭窄曲折的小路。
  • 覆辙:指翻过车的道路,比喻过去失败的做法或前人失败的教训。
  • 蹇(jiǎn)步:指步履艰难。

翻译

地方遥远心意难以传达,天空高远诽谤容易形成。在狭窄曲折小路上留下过往痕迹,从虎口中逃脱剩余生命。直氏被冤枉偷金,于家判决案件英明。一句话因为知己就很重要,一片议论可以轻视杀身之事。太阳落下后谁还会想起,天涯的游子独自前行。岁月消磨着艰难的脚步,秋气融入衰败的情绪。建德在哪里知道呢,对着长江询问离去的路程。孤单的船只载着百人渡河,万里之遥有一只猿猴的叫声。落日打开归乡的道路,空旷的山中面对着郡城。怎能让冤气长久积聚,就像千古的长平一样。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愁绪。诗中通过“地远”“天高”等描写展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奈,如“地远心难达”表达了距离造成沟通的困难,“天高谤易成”则体现了身处困境时容易遭人诽谤。“羊肠留覆辙,虎口脱馀生”生动地描绘了艰难的经历和死里逃生的状况。中间谈论到直氏的冤案和于家的明断,凸显出对公正的关注和对知己的重视。后面描写了旅途的孤独、岁月的消磨以及对前途的迷茫,如“年光销蹇步,秋气入衰情”,写出了时光流逝、心情低落。“孤舟百口渡,万里一猿声”则营造出孤独和遥远的氛围。整体意境深沉,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4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