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坊梨
北果品最繁,堆盘媚南客。
蒲桃僧眼青,蘋婆佛唇赤。
枣皱扑满筐,栗小剖盈石。
此皆待露霜,急就未尽释。
船过下油坊,燕齐接咫尺。
沙村树累累,梨熟号秋白。
斜阳射林黄,登岸观小摘。
幽禽啄易损,芒蝎穿不惜。
数钱致连颗,入手双复只。
香清先破鼻,肤脆待冰嗌。
老夫苦胏气,得此润关鬲。
篙师利贩鬻,包裹动千百。
区区饤坐须,关吏愁横索。
一笑聊朵颐,无劳远怀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蒲桃(pú táo):葡萄的古称。
- 僧眼青:形容葡萄像僧人眼睛一般的青绿色。
- 蘋婆(pín pó):一种植物,又称“凤眼果”。
- 佛唇赤:形容蘋婆的颜色如佛唇般的红色。
- 扑满:存钱的瓦器,这里形容枣子堆起来像扑满一样。
- 盈石:装满石头那么多,形容栗子数量多。
- 露霜:指水果经过露水和霜的洗礼,会更加甜美。
- 油坊:榨油的作坊。
- 燕山:此处代指北方。
- 秋白:指梨的品种,成熟时为秋季,果皮白色。
- 嗌(yì):咽喉。
- 胏气(zǐ qì):指胸部闷塞不畅。
- 关鬲(guān gé):亦作“关隔”,指胸腹之间的部位。
- 篙师:船夫。
- 贩鬻(fàn yù):贩卖。
- 饤坐(dìng zuò):指摆设的供品。
- 朵颐:指鼓动腮颊嚼食的样子,这里指大快朵颐,尽情享受美食。
翻译
北方的水果品种最为繁多,摆满盘子来招待南方的客人。 葡萄像僧人眼睛般青绿,蘋婆如佛唇一样鲜红。 枣子皱巴巴地堆满筐,栗子虽小却能装满一石。 这些水果都要等待露水和霜的浸润,现在匆忙食用还未能完全释放出它们的美味。 船经过下油坊,距离燕齐之地已经很近了。 沙村的树上果实累累,梨子成熟了,号称秋白梨。 斜阳的光线照在树林上,呈现出黄色,上岸观看人们小心地采摘梨子。 幽静的鸟儿啄食梨子容易使其受损,带刺的昆虫穿过却毫不在意。 花些钱就能买到成串的梨子,拿在手中成双成对。 梨子香气清新,先扑鼻而来,表皮酥脆,好像冰过一样清凉到咽喉。 我这个老人胸部闷塞不畅,得到这梨子滋润了胸腹之间。 船夫利于贩卖这些梨子,一包裹就是成百上千个。 只是作为摆设的供品,却让关吏发愁会被蛮横索要。 暂且一笑,尽情享受美食,不必费力去考虑果核的问题。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北方水果的丰富多样以及秋白梨的美味和特点。诗中通过对各种水果的描写,展现了北方水果的繁荣景象,如葡萄的青绿、蘋婆的鲜红、枣子的满筐、栗子的盈石,让人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而对秋白梨的描写则更为细腻,从外观、香气到口感,都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如“斜阳射林黄,登岸观小摘”描绘了采摘秋白梨的场景,“香清先破鼻,肤脆待冰嗌”则突出了秋白梨的香气和口感。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如篙师的贩鬻和关吏的横索,增添了诗歌的现实意义。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通过对水果的描写,传达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享受。
厉鹗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康熙五十九年举人。乾隆初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曰琯小玲珑山馆数年,多见宋人集,因撰《宋诗纪事》。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为浙派名家。论词推崇周邦彦、姜夔,亦为“浙西词派”重要作家。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为仁同撰《绝妙好词笺》。
► 1723篇诗文
厉鹗的其他作品
- 《 柳营曲 五首 其二 春夜泛湖 》 —— [ 清 ] 厉鹗
- 《 溪行 》 —— [ 清 ] 厉鹗
- 《 韩晋公五牛图 》 —— [ 清 ] 厉鹗
- 《 杭堇浦编修以诗寄越香次韵奉谢 》 —— [ 清 ] 厉鹗
- 《 次韵顾丈首春卧病遣怀四首 其一 》 —— [ 清 ] 厉鹗
- 《 摄山杂咏十二首 其十 白鹿泉 》 —— [ 清 ] 厉鹗
- 《 晚至溪上巢 》 —— [ 清 ] 厉鹗
- 《 功千送高丽墨用山谷和文潜谢穆父赠松扇韵 》 —— [ 清 ] 厉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