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

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鸭:一种做成鸭形的铜香炉()。
  • 欲断魂:形容极度哀伤、愁苦。
  • 重门:一道道院门。
  •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翻译

鸭形的铜香炉中香料已经燃尽,只留下袅袅余香,我仿佛灵魂都要消散在这无尽的哀愁之中。窗外飘着春雨,梨花在雨中摇曳,重重院门紧闭,将这寂寥与惆怅都锁在这深深庭院之中。若你想知道分别之后我深深的相思之情,不妨看看我的罗衣,上面已经积攒了无数的泪痕。

赏析

这首诗以女子视角抒发了与爱人分别后的幽怨和相思之情。开篇“金鸭香消欲断魂”,通过描绘香炉中香料燃尽的场景,奠定了凄凉哀伤的情感基调,“欲断魂”直白地刻画了女子内心极度的愁苦。“梨花春雨掩重门”一句描绘了一幅带着淡淡哀愁的画面,春雨中的梨花凄美却惹人怜惜,紧闭的重门更烘托出女子孤独寂寞、被困于相思愁绪中的状态 。后两句“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是感情的直抒,以罗衣上积满的泪痕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女子在分别后的日夜相思以及相思无果的痛苦,将闺中怨妇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寥寥数语,景情交融,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饱受相思煎 熬的女子形象。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