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看花无语泪如倾,多少春风怨别情。 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闺怨:女子对丈夫远行情思怨恨之作。,女子居住处。
  • 无语:默默无言。
  • 泪如倾:眼泪像倾倒的水一样,形容泪流得很多很急。
  • 春风:常象征美好时光,也暗示离别已久。
  •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西域要道,诗中表示边关。
  • **边城:边境的城邑,这里指丈夫戍守之地。

翻译

看着盛开的花儿,却默默无言,泪水如江水倾流。这春风带来了多少离别的哀怨愁情啊。原本连玉门关外的路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可就在昨夜的梦里,却来到了那遥远的边境城邑。

赏析

这首《闺怨》诗以委婉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闺中女子深切的思夫之情。诗的开篇,“看花无语泪如倾”,通过“看花”这一日常行为,将女子看到美好事物却无心欣赏,只是默默流泪的哀伤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语”更突出其内心痛苦却无处诉说的压抑。“多少春风怨别情”一句,巧妙地将春风与怨情相融合,春风本是美好之物,可对于独守空闺的女子来说,它年年如旧,徒增离别的忧愁。后两句“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更是构思精巧,女子从未涉足玉门关外的路,然而深深的思念却让她在梦中抵达丈夫戍守的边城 。通过“梦”这一虚幻的形式,突破现实的限制,更深刻地传达出她对丈夫日夜牵挂、思念至深的感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凄美,借景抒情与心理描写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女子在离别中的孤独和幽怨 。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