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留滞常思动,艰虞却悔来。 寒灯挑不燄,残火拨成灰。 冻水滴还歇,风帘掩复开。 孰知文有忌,情至自生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留滞:长期停留。
  • 艰虞:艰难困苦,这里指处于困境。 虞(yú):忧患。
  • 挑不燄(yàn) :挑动灯芯也无法让火焰旺盛。 :同“焰”,火焰。
  • 孰知:谁知道。

翻译

长久地停留在这里,我常常想着有所行动;但身处这艰难困苦之中,又后悔来到此地。寒夜中,挑动灯芯,灯光却微弱而不旺盛;拨弄残火,却只见它化成了灰烬。寒冷的水滴落下,时断时续,一阵风来,门帘刚掩上又被吹开了。谁能知道文字创作会有所忌讳,但感情到了深处自然生出无尽的哀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夜中的种种心境。开篇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情绪,渴望改变现状,却又后悔当初选择。中间通过对寒灯、残火、冻水、风帘等寒夜景象的描写,将寒冷孤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这些细节不仅写实,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烦闷。结句则从寒夜的环境描写转入内心思绪的抒发,指出即便知道写作可能会有忌讳,可是情感涌动,悲伤自然就不可抑制地产生了,道出了诗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与无奈,全诗情景交融,充满哀愁之色,体现出陈师道诗歌善于以平淡之语诉深沉情感的艺术特色 。

陈师道

陈师道

宋徐州彭城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少学文于曾巩,无意仕进。巩荐其修史,以布衣未用。哲宗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又用梁焘荐,为太学博士。因越境出南京见苏轼,改颍州教授。绍圣初,又因进用不由科第而罢归。元符三年,召为秘书省正字。为人高介有节,安贫乐道。论诗推服黄庭坚,多苦吟之作,为江西诗派有代表性诗人。有《后山集》、《后山谈丛》、《后山诗话》等。 ► 7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