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 枣花金钏约柔荑
枣花金钏约柔荑。昔曾携。事难期。咫尺玉颜,和泪锁春闺。恰似小园桃与李,虽同处,不同枝。
玉笙初度颤鸾篦。落花飞。为谁吹。月冷风高,此恨只天知。任是行人无定处,重相见,是何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枣花金钏(chuàn):一种枣花形状的金手镯。 钏:镯子。
- 约柔荑(tí):环绕在柔美洁白的手上。 柔荑:指女子柔软洁白的手,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 。
- 和泪:带着泪水。
- 春闺:女子的闺房。
- 初度颤鸾篦(bì):刚开始吹奏就使得鸾篦颤动。 鸾篦:一种鸾形的发饰;也有人认为这里指代乐器。
- 月冷风高:形容夜晚月寒风冷。
翻译
枣花形状的金手镯曾戴在她那柔美洁白的手上。往昔我们曾携手相伴。然而世事难料,如今相聚的事难以如期。她近在咫尺,却满脸泪水独锁在深闺之中。就好像小园里的桃树和李树,虽然共处一地,却不在同一根枝条上。 初次吹奏玉笙就使得鸾篦微微颤动,落花在空中飞舞。这美妙的曲子又是为谁而吹奏?夜里月冷风寒,心中的这般遗憾痛苦只有老天知晓。哪怕是行踪不定的游子,可再次相见,又会是什么时候呢?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段无奈而哀伤的情感。上阕通过回忆过去两人相处的美好,如金钏戴在她手上、曾经携手相伴,与如今她锁在闺中的孤独哀伤形成鲜明对比,用 “小园桃与李,虽同处,不同枝” 形象地表达出两人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聚的无奈之情。下阕以玉笙吹奏、落花飞舞的场景烘托气氛,更增添了几分伤感。“月冷风高,此恨只天知”直白地抒发了内心无尽的愁绪和遗憾,最后感慨游子行踪不定,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将思念与期盼不得的痛苦推向高潮。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语言凄美婉转,处处弥漫着一种孤独、忧伤的氛围 ,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对往昔感情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迷茫与渴望。

秦观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