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瞿昙(qú tán):释迦牟尼的姓,这里代指佛教。 龛(kān):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 挹(yì):舀,酌取。 拱:环绕。 函:包容,这里可理解为山峦如函盖一般环绕。
翻译
在这广阔的天地间,似乎没有地方能供佛祖安稳栖息,只能在这层层百合中间寄身于一座小小的佛龛。满满地舀取酒水之类的供品朝向北方敬供,丈量着清风明月借来向佛礼拜。若是腰能弯折,岂止像传说中那样折五次而已;口水若是流淌,哪里还等到第三次(这里用夸张表达对佛极度的虔诚与尊崇) 。更让人欢喜的是小小的窗户周围好似都在环绕拱卫,寒冷的江水安静地流淌,那山峦像函盖一样稳稳地立在一旁,包裹着一切。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静谧且充满宗教虔诚氛围。首联以“八方无处著瞿昙”这种夸张的表述,凸显佛在世间仿佛难觅安稳栖息之所,“百合中间寄一龛”则给人一种在纯净美好的环境中为佛安置一处静谧之地的画面感。颔联通过“满挹”“量量”等动作描写,细致地展现出对佛供品的敬献和对自然美好拿来向佛礼拜的姿态,体现了对佛的尊崇。颈联以奇特的夸张手法,“腰如可折”“涎若流何待三”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虔诚程度。尾联“更喜小窗就就拱,寒江静著山函” 描绘出周围环境如众星拱月般围绕着佛龛所在之处,寒冷的江水与静立的山峦形成宁静又宏大的背景,给人一种空灵寂静,又充满对佛的敬慕之感。整首诗意象丰富,借景与夸张的动作描写表达深厚的宗教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