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八绝

· 苏辙
欲见初容烛,将升尚有星。 渐高围渐小,云外转亭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初容烛:刚刚能显现出烛光(这里形容月亮刚开始很暗,就像微弱烛光一样不易察觉)。
  • 将升:即将升起。
  • 亭亭tínɡ tínɡ,形容高远、美好的样子 。

翻译

想要看到月亮时,它最初微弱得如同刚刚闪烁的烛光,即将升起来的时候天空中还有星星。随着月亮渐渐升高,围绕它的云层范围渐渐变小,最后从云外露出它高远美好的模样。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中秋之夜月亮从初现到高悬的变化过程。开篇“欲见初容烛,将升尚有星”,形象地捕捉到月亮初现时的朦胧、微弱之态,那种不易察觉但又充满期待的感觉写得十分细腻,同时通过“尚有星”衬托出月亮初始的不显眼 。“渐高围渐小,云外转亭亭”两句则描绘出月亮越升越高,将周围的云雾渐渐甩开,最终亭亭玉立于云外的美好姿态,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之美,也让读者仿佛欣赏到一幅悠然展开的中秋赏月画卷,感受到诗人赏月时的宁静与沉醉,也透露出自然景象变幻带来的美感和奇妙体验。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