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

· 苏辙
龛灯照室久妨睡,雪气侵人不隔窗。 枕上诗成那起草,槽头酒滴暗鸣缸。 远来狂客应回去,高卧幽人未有双。 犹忆新滩泊船处,堆蓬积玉撼长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龛(kān)灯:佛龛前的长明灯。
  • 槽头:酿酒的器具。

翻译

佛龛前的灯照着屋子长久地妨碍睡眠,雪的寒气侵入人却不隔着窗户。枕头上诗句写成哪里还用起草,酿酒器具里的酒滴暗暗地使酒缸发出声响。远方来的狂放客人应该回去了,高卧的幽居之人没有同伴。还回忆起在新滩停船的地方,堆积的雪如同堆积的玉撼动着长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夜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中通过“龛灯照室久妨睡”表现了雪夜的静谧和灯光的影响,“雪气侵人不隔窗”写出了雪寒的逼人。“枕上诗成那起草”体现出诗人的诗兴和创作的自然,“槽头酒滴暗鸣缸”则营造出一种宁静中带有动感的氛围。远方客人和高卧幽人分别从他人和自己的状态加以描述,最后回忆起新滩泊船处的雪景,进一步突出了雪的壮丽和气势。整首诗意境幽远,对雪夜氛围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都很细腻。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