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湖桥

· 苏辙
夜色何苍苍,月明久未上。 不上倚城台,无奈东南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è)**: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或韵作诗词,与原诗词相酬答。
  • 文与可:北宋著名画家、诗人文同,字与可。
  • 洋州:地名,在今陕西洋县。
  • **苍苍:灰暗迷茫的样子 。
  • **倚城台:靠近城墙的高台。
  • **(zhàng)**:高耸如屏障的山峰。

翻译

夜晚的天色是那样灰暗迷茫,明月久久都没有升上天空。没能登上那靠近城墙的高台去赏月,只因为无奈地被东南方向那高耸如屏障的山峰给挡住了视线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期待月升而不得的夜景图。开篇“夜色何苍苍”,诗人以“何苍苍”的疑问口吻,生动地展现出夜晚天色灰暗且令人迷茫的状态,营造出一种略带惆怅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月明久未上”直白地表达出诗人盼望明月升起却久久未能如愿的失落心情。后两句“不上倚城台,无奈东南嶂”,道出明月未升可能并非是时间未到,而是因为那东南角的山峰如屏障一般阻挡了月出,巧妙地交代了前文中明月久未上的原因,同时也体现出自然景物对人的限制,将诗人内心因赏不到月而产生的些许遗憾融入到这种对物象的描写之中。整首诗读来简洁自然却意境深远,借夜色、明月、山峰等意象,传达出诗人细腻的内心感受,让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那种虽有期待却遭受阻碍的微妙心境。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