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难龙图挽词

· 苏辙
帝子乘鸾已列仙,遗芳留得众孙贤。 俊科蚤与寒儒竞,禁从终偿白发年。 辇路联镳惊往事,圃田回首泣新阡。 旧闻推历知天命,看熟黄粱定洒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子:指皇帝的儿子,这里指皇家子弟。
  • 乘鸾:古代神话中凤凰的形象,此处喻指地位尊贵或成仙。
  • 列仙:道教中的仙人,这里指升天成仙。
  • 遗芳:遗留的美好品德或事迹。
  • 众孙贤:众多有出息的孙子。
  • 俊科:优秀的科举考试成绩。
  • :同“早”,这里指年轻时。
  • 寒儒:贫穷而有学问的人。
  • 禁从:宫廷侍从,这里指在宫中任职。
  • 白发年:老年时光。
  • 辇路:帝王出行的道路。
  • 联镳:并驾齐驱,形容车马众多。
  • 圃田:地名,可能指的是皇家园林或墓地。
  • 新阡:新建的坟墓。
  • 推历:推测历法,暗指命运的安排。
  • 天命:上天注定的命运。
  • 黄粱:典故“黄粱一梦”,比喻短暂的美梦或虚幻的人生。
  • 洒然:轻松自若的样子。

翻译

皇家公子已经升仙而去,他留下的美德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贤孙。他在年轻时就以优异的成绩和寒门书生竞争,直到老年还在宫廷中履行职责。回忆起当年的车队,令人感叹往昔,站在圃田墓地,望着新建的坟墓,心中充满哀伤。他深知命运的安排,就像熟知黄粱一梦的故事,对此淡然处之。

赏析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逝去的王子深深的怀念,赞美了他早年的才学和一生的贡献。通过描绘他的生活轨迹和对命运的理解,展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和超脱的人生观。同时,诗中也寓含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哲理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哀婉之情,又有豁达之意。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