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李行父迁居盘溪
扬雄无儋石,而有宅一区。
陶令官可弃,未免爱吾庐。
古来贤达士,忘世未忘躯。
岂知美恶间,共尽同籧篨。
平生李居士,挈携四壁无。
常有好颜色,直缘身世疏。
前年家城东,一椽为有馀。
今年家城西,隐几犹昔吾。
此生正如此,梦觉两徐徐。
曾何置欣戚,舍旧新是图。
吾侪真小人,问讯填里闾。
聊为盘溪喜,德邻良不孤。
益知水竹深,中有山泽癯。
虽非三宿桑,且学壶公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儋(dàn)石:儋,指担,是古代的容量单位,一石为十斗,儋石指少量的粮食。
- 籧篨(qú chú):用苇或竹编的粗席,这里指死亡。
- 癯(qú):瘦。
翻译
扬雄家中粮食很少,但有一处住宅。陶渊明可以放弃官职,但还是喜爱自己的房屋。自古以来的贤能通达之士,忘却世事却没有忘却自己的身躯。哪里知道美好与丑恶之间,最终都会如同粗席一般走向死亡。 平生的李居士,带着空空的四壁前行。常常有好的面容神色,只是因为身世疏阔。前年在城东居住,一间房还有剩余。今年在城西,靠着几案还如同往昔的自己。这一生就是这样,如梦初醒都缓缓进行。何曾设置过欣喜与悲伤,舍弃旧的追求新的是有所图谋。 我们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小人,前来问候的人填满了里巷。姑且为盘溪的喜事而高兴,有德的邻居确实不会孤独。更加知道水竹深处,其中有隐士的存在。虽然不是短暂借宿的地方,暂且学习壶公的自在洒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扬雄、陶渊明以及李居士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贤达之士的敬仰。诗中提到贤达之士虽忘却世事,但仍重视自身,而人生无论美好或丑恶,最终都难免一死。诗中的李居士虽生活简朴,却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疏阔的心境。诗人认为自己和他人相比,显得有些世俗,而盘溪的新居是一件喜事,有德的邻居相伴也不会孤独,此处的环境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隐士般的自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