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兰

· 苏辙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拼音

所属合集

#兰蕙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wèi):给予,馈赠。
  • :污浊,肮脏。
  • (yún):竹子的青皮。

翻译

兰花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无人知晓,有客人在东轩种下它送给我送来香气。知道它有清新的芬芳能够去除秽气,更喜爱它纤细的叶子巧妙地抵御寒霜。根系靠近坚硬的石头秋日便早早绽放芬芳,一丛丛依偎在修长的竹子旁中午有阴凉。想要让蘼芜和它一起在堂下,眼前就常常能看到楚辞的篇章。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兰花展开。首联写出兰花处于幽谷不为人知,而客人把它种在东轩使其香气惠及诗人。颔联赞扬兰花清芬解秽和细叶凌霜的特质,体现出对它的欣赏。颈联描述了兰花根靠密石而早放秋芳以及与修竹相互映衬的景象。尾联则表达了希望兰花与蘼芜一起在堂下,仿佛能常见到楚辞般美好。整首诗既描绘了兰花的形象、特质和生长环境,又蕴含着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营造出一种清新、高雅的氛围。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