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豫章

· 苏辙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圭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刺旧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屋:泛指简陋的房屋。古时指平民所居。
  • 孺子:指徐孺子,名稺(音zhì ),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高士贤人,为人恭俭义让,品德高尚。
  • 黄圭: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朝聘、祭祀等大典时所执的玉器。
  • 陈蕃:东汉时期名臣,为人刚正不阿,礼贤下士。这里讲的是陈蕃专门为徐孺子设一榻,徐孺子来就把榻放下,走了就把榻挂起来。

翻译

普通的简陋屋子中或许并非没有徐孺子那样的贤才,而陈蕃那样礼贤下士的人也不缺少。只是古人诚挚古朴的礼贤之风太过冷淡,常被今人嘲笑,可是那湖水啊,年年拍打着岸边,似乎都带着往昔留下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视角借古抒今。诗人借徐孺子和陈蕃的典故引发思考,“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圭不是欠陈蕃”表明贤才或许就在民间,而赏识贤才的人其实也并非没有,但社会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古人冷淡今人笑”一句,鲜明揭示出古人单纯质朴的求贤之风被当下世人所不解和嘲笑,体现出古今风气的变化与今人的浅薄。末句“湖水年年刺旧痕”以景语收束,移情于景,湖水仿佛蕴含着历史的记忆和感慨,年年冲击着岸边,就如从古到今贤才难遇、纯正之风难存的遗憾一直不曾消散,给人以不尽的沉思。整首诗充满了对古贤之风的追怀以及对当下世态的深沉感慨 。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