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

· 苏辙
无锡铜瓶手自持,新芽顾渚近相思。 故人赠答无千里,好事安排巧一时。 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看色尤宜。 枪旗携到齐西境,更试城南金线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格律来创作新的诗篇。
  • 李公择:苏辙的朋友,具体身份未知。
  • 惠泉:指惠山泉水,著名泉水产地。
  • 章子厚:可能是另一位诗友,名字叫章子厚。
  • 新茶:刚采摘的新鲜茶叶。
  • 顾渚:地名,在今浙江长兴,以产紫笋茶闻名。
  • 故人:老朋友。
  • 赠答:互相赠送礼物或诗词以示友情。
  • 无千里:即使相隔遥远也能通过诗文交流。
  • 好事:指品茗赏茶这样的雅事。
  • 安排:精心准备。
  • 蟹眼:形容沸水初开时的小气泡,如蟹眼般密集。
  • 兔毛:茶汤初沸时的色泽,像兔毫一样细白。
  • 枪旗:茶树嫩叶展开的样子,形似旗帜。
  • 齐西境:可能是指当时的某个地区,齐国西部。
  • 金线奇:形容茶汤细如金线,品质上乘。

翻译

苏辙亲自拿着无锡的铜瓶,满心期待着来自顾渚的新茶,就像思念远方的老朋友。朋友们虽相隔千里,却能通过诗文的赠答,共享这一份美好的时刻。他精心煮茶,听着水声如同蟹眼般涌动,看着茶汤颜色如同兔毛般细腻。带着这杯好茶,他来到了齐西的地方,还要去城南品尝那传说中的金线奇茶,享受更多的茶香乐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品茶艺术的热爱。通过“无锡铜瓶”和“顾渚新芽”,展现了对优质茶叶的珍视;“故人赠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即使距离遥远,也能通过诗词传递心意;“蟹眼煎成”和“兔毛倾看”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煮茶的过程,流露出诗人对茶艺的讲究和享受。最后,诗人以“金线奇”喻茶之佳,显示了他对茶品的高雅追求。整首诗诗意盎然,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