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子由三首兼别迟

· 苏轼
知君念我欲别难,我今此别非他日。 风里杨花虽未定,雨中荷叶终不湿。 三年磨我费百书,一见何止得双璧。 愿君亦莫嗟留滞,六十小劫风雨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 他日:往常的日子,此处指平常的分别。
  • 杨花:柳絮,象征飘忽不定。
  • 荷叶:比喻坚韧不湿,象征兄弟情谊。
  • 磨我:磨砺我,意指通过读书学习提升自己。
  • 费百书:耗费大量书籍,形容读书刻苦。
  • 双璧:比喻人才出众,也指珍贵的友情。
  • 嗟留滞:感叹滞留,意指人生中的困境或挫折。
  • 小劫:佛教用语,指短暂的困难时期。
  • 风雨疾:比喻世事变迁快速,生活多变。

翻译

知道你因思念我而难以启齿道别,这次的离别并不是以往寻常的日子。即使风中的柳絮再怎么飘忽不定,雨中的荷叶却始终保持着干燥。这三年来,我苦读无数书籍,只为提升自己,一旦相见,收获的岂止是两位才子的友情?希望你也不要哀叹滞留,人生就像一场快速变化的风雨,短暂的困境终会过去。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表达了他们深厚的兄弟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中以风中的杨花和雨中的荷叶为喻,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无常和兄弟间的坚韧。诗人勉励子由不要因为暂时的困境而沮丧,鼓励他在人生的风雨中保持坚韧,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收获。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哲理,充分体现了苏轼的才情与兄长的关怀。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