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炯炯明珠照双璧,当年三老苏、程、石。里人下道避鸠杖,刺史迎门倒凫舄。
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从人觅梨栗。健如黄犊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
醴泉寺古垂橘柚,石头山高暗松栎。诸孙相逢万里外,一笑未解千忧集。
子方得郡古山阳,老手生风谢刀笔。我正含毫紫微阁,病眼昏花困书檄。
莫教印绶系馀年,去扫坟墓当有日。功成头白早归来,共藉梨花作寒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炯炯明珠:形容明亮的眼睛,这里比喻程六的才华出众。
- 双璧:比喻程六和作者苏轼两人。
- 三老苏、程、石:指三人同名,这里指的是苏轼、程六(程姓)、石姓的朋友。
- 鸠杖:拐杖,古人认为鸠鸟多寿,故以鸠杖象征长寿。
- 凫舄(fú xì):即鹭鸶脚上的蹼,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穿的木鞋,这里形容刺史的迎接之礼。
- 儿童:指年轻时。
- 梨栗:泛指果实,常喻指世俗的物质追求。
- 黄犊:指年轻的牛,比喻程六当时的活力。
- 隙过白驹:形容光阴如隙,白驹过隙,意指时间飞逝。
- 醴泉寺:寺名,可能在楚州附近。
- 石头山:地名,可能在楚州附近。
- 山阳:古县名,今河南泌阳一带,程六即将赴任之地。
- 老手生风:技艺熟练,如同风行,形容经验丰富。
- 谢刀笔:辞官不做文书工作,谢绝俗务。
- 紫微阁:皇宫中紫微省的阁楼,此处代指朝廷。
- 病眼昏花:视力不佳,形容年老体衰。
- 书檄:公文、命令。
- 印绶: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代官员的象征。
- 梨花:清明时节的花,与寒食节相关。
翻译
如同明亮的明珠照亮两颗宝珠,当年我们三人(苏轼、程六、石姓友人)一同出类拔萃。乡亲们见我们都让路,避让我们的鸠杖,刺史亲自出门迎接,恭敬地脱下官鞋。那时我们还是孩子,疯狂地追逐着寻找梨子栗子。你那时就像活力四溢的小牛,不可小觑,时光如白驹过隙,哪里有空闲去惋惜。
醴泉寺古树上挂着橘柚,石头山高耸松林密布。我们在千里之外重逢,一笑之间,所有的忧虑都暂时消解。你现在刚得到楚州这个好地方,经验丰富,已经不再依赖笔墨。我在紫微阁里握着毛笔,眼睛模糊,被繁重的公文困扰。
不要让官位耽误了你的晚年,将来有一天你会回家扫墓。功成名就后尽早回来,让我们一起在梨花盛开的清明节欢聚。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送别表弟程六前往楚州任职时所作,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祝愿。诗人以明珠比程六的才情,描绘了他们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同时表达了对程六赴任的期待和对自己老去的感慨。通过回忆儿时的趣事,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中既有对程六仕途的鼓励,又有对自身老病的自嘲,流露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