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蒲涧:广州白云山的一条山涧。
- 菖蒲(chāng pú):一种植物。
- 方士:古代称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
- 薝卜(zhān bó):梵语 Campaka 的音译,又译作瞻卜伽、旃波迦、瞻波等,义译为郁金花。
翻译
不用山中僧人引导我前行,我自己寻找云雾之外的山泉水。古老的树木成林面临着陡峭之地,百尺高的飞泉如波涛般倾泻好似冲破天空。昔日这里是方士种植菖蒲的地方,后来成为了修习祖师禅的所在。而现在只有花儿含着笑意,笑着说秦始皇想要学成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广州蒲涧寺的景象,既有自然景观如古老的树木和飞泉,又有其历史变迁,从方士的活动到后来的宗教传承。诗的最后以花的“笑”来调侃秦始皇追求成仙,增添了几分诙谐和独特的意趣。整体意境开阔而富有层次感,通过对景物和历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世的一种感悟和思考。苏轼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洞察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蒲涧寺画卷。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安节将去,为诵此句,因以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送之 》 —— [ 宋 ] 苏轼
- 《 李宪仲哀词,并叙 》 —— [ 宋 ] 苏轼
- 《 雪后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烈 》 —— [ 宋 ] 苏轼
- 《 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 —— [ 宋 ] 苏轼
- 《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 —— [ 宋 ] 苏轼
- 《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 —— [ 宋 ] 苏轼
- 《 吉祥寺僧求阁名 》 —— [ 宋 ] 苏轼
- 《 江月五首,并引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