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

· 苏轼
此境眼前聊妄想,几人林下是真休。 我今心似一潭月,君已身如万斛舟。 看画题诗双鹤鬓,归田送老一羊裘。 明年兼与士龙去,万顷苍波没两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妄想:指想象,不切实际的想法。
  • 真休:真正的隐逸生活。
  • 心似一潭月:形容心情平静如镜中的月光。
  • 万斛舟:形容人的胸怀宽广如装载千斛之船。
  • 双鹤鬓:形容诗画相伴,如同鹤发童颜。
  • 羊裘:典故,指辞官归隐的生活,如《后汉书·逸民传》中的羊祜。
  • 士龙:可能是友人或子由的别名。
  • 万顷苍波:广阔的湖面或江水。
  • :水鸟,常用来象征隐士。

翻译

面对这幅画中的山水景色,眼前只是一时的幻想,又有多少人在林间真正享受隐居的乐趣呢?如今我的心境像那平静如镜的潭水中的明月,而你已经像承载万斛货物的大船,胸怀壮志。看着画作,我们一起题诗,仿佛有着鹤发童颜的仙人般;期待着有一天能辞官归乡,穿着羊皮衣度过晚年。明年,也许还会和你一起离开尘世,消失在这万顷苍茫的江面上,就像两只无忧无虑的鸥鸟。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与子由(即苏辙)之间的一次互动,通过赞美王晋卿的画作,表达了他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以月潭比喻自己的心境,宁静而深邃,与朋友的广阔胸怀形成对比。他们期待着归田隐居,共享诗画之乐,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可能的共同退隐之路。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流露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深热爱。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