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浴罢

· 苏轼
理发千梳净,风晞胜汤沐。闭息万窍通,雾散名乾浴。 颓然语默丧,静见天地复。时令具薪水,漫欲濯腰腹。 陶匠不可求,盆斛何由足。老鸡卧粪土,振羽双暝目。 倦马?风沙,奋鬣一喷玉。垢净各殊性,快惬聊自沃。 云母透蜀纱,琉璃莹蕲竹。稍能梦中觉,渐使生处熟。 《楞严》在床头,妙偈时仰读。返流归照性,独立遗所瞩。 未知仰山禅,已就季主卜。安心会自得,助长毋相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节奏来创作新的诗歌。
  •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 汤沐:热水洗澡。
  • 万窍通:形容毛孔全部打开。
  • 乾浴:干澡,不用水洗的沐浴方式。
  • 颓然:松弛、懒散的样子。
  • 时令具薪水:指顺应时节,自然提供了所需的生活资源。
  • :洗涤。
  • 陶匠:比喻生活中的创造者或智者。
  • 盆斛:盛水的器具。
  • 老鸡:比喻自己年老。
  • 振羽:振动翅膀。
  • 倦马:疲惫的马。
  • (lì):磨砺,这里指马鬃因风吹沙而变得粗糙。
  • 垢净各殊性:每个人的清洁程度和特性不同。
  • 快惬:愉快满足。
  • 云母透蜀纱:形容光线透过薄纱的景象,蜀纱是古代四川的特产丝织品。
  • 琉璃莹蕲竹:琉璃般的光泽映照在竹子上,形容明亮洁净。
  • 楞严:佛教经典《楞严经》。
  • 妙偈:优美的佛经诗句。
  • 返流归照性:返回内心深处,如同光照一般照亮本性。
  • 仰山禅:指禅宗大师仰山慧寂的禅法。
  • 季主卜:可能是指禅宗中的某位高僧,季主是尊称。
  • :督促,这里是过分干涉的意思。

翻译

洗发千遍,干净如新,风吹过比热水沐浴更舒爽。闭上眼,全身毛孔张开,仿佛雾气散尽后的干浴。身心松弛,言语沉默,静观天地间万物回归自然。时节正好,无须刻意寻求,只需让生活自然而然地滋养。寻找智慧的人就像找不到陶匠,生活的简单器物总是不够用。老鸡虽在粪土中,但振翅时眼中仍有光亮。疲倦的马儿在风沙中抖擞精神,一喷鼻息如玉般清亮。每个人洗净污垢的方式不同,享受这份清洁带来的快乐。光线透过云母,如同蜀地的薄纱,琉璃般明亮的竹子更显洁净。在梦中也能感到这份清醒,渐渐地,生活中的种种也变得熟悉。《楞严经》就在床头,时不时翻阅那些美妙的经文。心灵的照耀来自内心深处,独立思考,忘记外界的纷扰。还未真正领悟到禅意,却已接近禅师的境界。安心于当下,自在自得,无需过分强求。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与弟弟苏辙互相唱和之作,以浴后体验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禅宗思想的探索。通过日常小事,如理发、沐浴,诗人寓言式的表达,反映出他对自然、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从洗发的洁净,到身心的放松,再到对禅修的理解,诗中充满了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陶匠”、“老鸡”、“倦马”,形象生动,富有哲理意味。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体现了苏轼的才情和人生智慧。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