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雀,并引

· 苏轼
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 青黄缟玄服,翼卫两绂朱。 仁心知闵农,常告雨霁符。 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 惠然此粲者,来集竹与梧。 锵鸣如玉佩,意欲相嬉娱。 寂寞两黎生,食菜真臞儒。 小圃散春物,野桃陈雪肤。 举杯得一笑,见此红鸾雏。 高情如飞仙,未易握粟呼。 胡为去复来,眷眷岂属吾。 回翔天壤间,何必怀此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粲粲(càn càn)**:鲜明的样子。
  • 炎方:南方炎热之地。
  • 缟玄:缟,白色;玄,黑色。
  • 绂朱(fú zhū):红色的印绶。
  • 闵农:怜悯农民。
  • 雨霁(jì):雨停天晴。这里雨霁符指五色雀出现带来降雨或天晴的征兆。
  • 四壁:家徒四壁,形容家境贫穷。
  • 瞻乌:比喻流离失所的人寻求安身之处 。
  • 惠然:友好的样子。
  • 锵鸣:形容声音清脆。
  • 臞儒(qú rú):清瘦的书生。臞,瘦。
  • 红鸾雏:这里借指五色雀。红鸾,神话中红色的神鸟;雏,幼鸟。
  • 握粟:拿着小米,比喻用小利引诱。
  • 眷眷:依恋不舍的样子。
  • :这里指苏轼所在之地。

翻译

五色雀身上羽毛鲜明绚丽,它是南方如同凤凰一般的鸟儿。它身披青黄黑白各种颜色的羽服,翅膀旁边还有红色的绶带般的羽毛。它心怀仁爱知道怜悯农民,常常带来降雨或天晴的征兆。我穷困潦倒家里只有四面墙壁,破旧的屋子连乌鸦都不来栖息。友好的这只美丽鸟儿,来到竹林和梧桐树上聚集。它叫声清脆就像玉佩发出的声响,似乎想和人相互嬉戏娱乐。孤独的两位黎姓书生,以蔬菜为食真是清瘦的文人。小园子里散落着春天的景物,野桃有着如白雪般的肌肤。举起酒杯露出微笑,看到这如红鸾般的雏鸟。它的高尚情怀如同飞翔的仙人,不是用小米就能轻易呼唤来的。不知道它为什么离去又回来,这般眷恋难道是因为我吗?它在天地之间来回飞翔,又何必要眷恋这个地方呢 。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色雀美丽的外形,将其比作南方类似凤凰的珍禽,凸显其独特与高贵。作者借五色雀“仁心知闵农,常告雨霁符”,赋予它仁善且具神性的特质,体现出自然生物与民生的联系。同时,诗中穿插着作者自身的境遇,“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穷困之境与五色雀带来的生机和美好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通过描述五色雀在竹梧间的活动、清脆鸣叫,以及与寂寞的黎生在春日小圃中所见之景,营造出一种清幽而不失灵动的氛围。“高情如飞仙,未易握粟呼”一句,不仅再次强调了五色雀的超凡脱俗,也暗指作者内心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在描绘五色雀的同时,流露出作者在困苦处境中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生活现状的感慨,又有对高洁事物的欣赏与向往 。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