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

· 苏轼
冯颠久已攲残雪,戎眼何曾眩落晖。 朔野按行犹爵跃,东台瞑坐觉乌飞。 漫誇年少容吾在,若斗尊前举世稀。 待向嵩阳求水竹,一犁烟雨伴公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头顶。
  • (qī):倾斜。
  • 戎眼:像兵戎一样的眼睛。
  • 朔野:北方的原野。
  • 东台:官署名。
  • 瞑坐:闭目静坐。

翻译

冯公头顶长久以来已靠着残雪倾斜,那如兵戎般的眼睛又何曾被落日余晖所眩惑。在北方原野巡查还如同雀鸟跳跃般兴奋,在东台闭目静坐感觉时间如乌鸦飞过般快速。随意夸赞年轻的容颜我还拥有,要是争斗在酒杯前那世间就很稀少。等待向嵩阳去寻求水竹,在一犁烟雨之中陪伴您归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形象、动作以及场景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情境。诗中提到的冯颠和戎眼,可能是对人物特征的生动刻画,表现出其与众不同的气质。“朔野按行”和“东台瞑坐”描述了不同的活动场景,突出了一种时光流逝之感。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生活情境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体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有一定的韵味和情感深度。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