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穜惠石铫

· 苏轼
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 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 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藓未乾。 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无脚是轻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蟹眼:指水初沸时泛起的小气泡。
  • 龙头拒火:可能是指一种装饰像龙头的器具,用于控制火势。

翻译

铜的气味和铁的涩味不适合泉水,喜爱这(石铫)苍青的颜色而且(它)既深又宽。水刚沸腾泛起小气泡时茶汤就已做成,那像龙头拒火的手柄仍然是寒冷的。生姜很新鲜盐很少这时茶刚刚煮熟,水浸泡着如云蒸般苔藓还没干。自古以来装牛的大木笼大多会折断脚,要知道没有脚才是轻松安稳的。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石铫这一器具展开描写。诗中既描述了石铫的外观和不适合用铜铁的特点,又描绘了用它煮茶的情景,如蟹眼翻波表明水已沸腾可以煮茶了,以及煮茶时的一些细节。后面则通过“函牛多折足”的表述,引发对有与无、得与失的思考,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感悟,体现出诗人的哲思和对生活中事物的深刻洞察。整体意境或冲淡或深邃,韵味悠长。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