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舟中寄耘老

· 苏轼
小寒初度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 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 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 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苕水湄。 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 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 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蘋吹花覆苕水。 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 北雁南来遗素书,苦言大浸没我庐。 清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龟鱼。 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 人生百年如寄耳,七十朱颜能有几? 有子休论贤与愚,倪生枉欲带经锄。 天南看取东坡叟,可是平生废读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小寒:二十四节气之一。
  • (hè):山谷。
  • :高峻的山崖。
  • :离开。
  • 清远:清旷高远。
  • :姑且。
  • 泛宅:以船为家。
  • :落。
  • 居士:不出家的信佛的人。
  • 云梯:这里指仕进之路。
  • 岁晚:一年将尽的时候。
  • 苕水(tiáo shuǐ):水名。
  • 猎猎:形容风声或旗帜飘动的声音。
  • 汀洲:水中小洲。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
  • 飘蓬:比喻漂泊无定。
  • 沧浪:青苍色的水。
  • 素书:书信。
  • 浸没:大水淹没。
  • 清斋:素食。
  • 然鼎:烧鼎做饭。
  • 曲突:烟囱。
  • 龟鱼:泛指水生动物。
  • 百年如寄:人生百年如同暂时寄居。

翻译

小寒时节初次经过梅花岭,那众多的山谷和高峻的山崖远离人间之境。在清旷高远之地姑且进行以船为家的旅行,一场梦分明就像是回到了家乡。醒来满眼是湖光山色,鸭绿色的波浪摇曳着凤凰的影子。海陵居士没有仕进之路,一年将尽时在苕水岸边建屋。山腰自然悬垂着青绿色的玉佩,像野马一样不接受黄金的羁绊。门前车盖飘动着快速离去,微笑着倚靠着清澈的流水数着白发。在汀洲相见时春风吹起,白色的蘋花吹落覆盖着苕水。万里漂泊如飞蓬还不能归去,望断那青苍色的水泪水如洗。北雁南飞送来书信,痛苦地诉说大水淹没了我的房屋。素食十天没有烧鼎做饭,烟囱往往成为龟鱼的巢穴。今年粮食便宜如流水,想要买青铜口袋却已经空了。人生百年如同暂时寄居罢了,到七十岁还能有多少红润的容颜呢?有儿子不必去谈论贤能还是愚笨,倪生徒然想要带着经书去耕耘。在天南看看东坡老人,难道是平生不再读书了吗。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作品。诗中既描绘了清旷高远的自然景色,如梅花岭的万壑千岩、湖山风光等,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如“人生百年如寄耳”,体现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悟。同时,他也谈到了生活的困境,如“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反映出生活的不易。此外,书信的内容也强调了生活中的困难和变化。整首诗情景交融,既展示了自然之美,又透露出对人生复杂的情感和经历。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