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聒(guō):声音嘈杂,使人厌烦。这里指钟鼓之声喧闹。
- 萧条:寂寥冷落;草木凋零。这里形容环境清冷。
- 乞食:向人求讨食物。
- 披榛(zhēn):砍除丛生之草木。指开辟路径。榛,丛生的草木。
- 穷贾岛:贾岛写诗常苦苦推敲,生活也比较穷困潦倒,这里借以自比。唐诗人贾岛常为作诗苦吟,其诗句有“肩耸入玄冥”,即耸起肩膀思索诗句的样子 。
翻译
长久以来嫌弃钟鼓之声嘈杂,扰乱了湖光山色的清幽,眼前这片寂寥冷落之地却显得那么自然安宁。僧人绕着村子化缘仅仅是为了求得温饱,与来客相对无言并非是在参禅。我拨开丛生的草木,踩着泥泞寻觅道路进入此地,洗净双脚,关起房门,听着雨声安然入眠。不禁遥想或许后世我如同穷困的贾岛,在寒夜之中为了作诗耸起双肩,苦思冥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水陆寺的经历与心境。开篇以对钟鼓扰湖山的厌烦和对眼前自然质朴环境的欣赏,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宁静的追求。“乞食绕村”与“无言对客”两句,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既呈现出一种平实、自在的生活状态,又暗示了其中超越世俗禅意的境界。中间两联“披榛觅路冲泥入,洗足关门听雨眠”具体刻画了自己在寺院中的行动,充满了悠然自得的情趣 。尾联遥想自己若像贾岛般穷困,依然在寒夜坚持作诗,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痴迷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景交融,以生活琐事入诗,在质朴自然的描述中蕴含着深层的人生哲理和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苏轼诗歌豁达、超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