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周诗记荼苦,茗饮出近世。
初缘厌粱肉,假此雪昏滞。
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
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蓺。
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
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
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
牛羊烦呵叱,筐筥未敢睨。
江南老道人,齿发日夜逝。
他年雪堂品,空记桃花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冶:古县名。
- 荼(tú):古“茶”字。
- 粱肉:指精美的饭食。
- 昏滞:昏沉呆滞。
- 蒙翳(yì):遮蔽。
- 蓺(yì):种植。
- 筐筥(jǔ):筐与筥的并称,方形为筐,圆形为筥,这里指用来装茶苗的器具。
- 睨(nì):斜着眼看。
- 齿发:牙齿和头发,借指年龄。
- 雪堂:苏轼在黄州时所建房屋。
翻译
《诗经》记载茶苦,茶的饮用出现于近世。最初是因为厌倦了精美的饭食,借茶来消除昏沉呆滞。感叹我的五亩园子,桑树和麦子被遮蔽得苦不堪言。不想让一寸土地空闲,又去讨要茶籽来种植。饥饿寒冷还不知能否避免,却已做了太饱和的打算。希望能互通有无,农业和商业不相违背。春天来了冻土开裂,紫色的笋尖已冒了出来。牛羊让人厌烦地呵斥,装茶苗的筐筥都不敢斜看一眼。江南的老道人,他的年龄在日夜流逝。那些年在雪堂品茶,徒然记得当年桃花所生的后代。
赏析
这首诗开头讲述茶的起源与作用,接着说自己对园子的规划以及种植茶的想法,显示出对生活的一种期盼和规划。诗中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如冻土开裂、紫笋冒出,富有生机。对于大冶长老,苏轼表现出对他的关注和尊重,以及对未来能品尝到茶的期待。整首诗既体现了苏轼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思考,也展现了他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对未来的憧憬,语言平实中蕴含着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