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七日泊金陵,阻风,得钟山泉公书,寄诗为谢

· 苏轼
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 独望钟山唤宝公,林间白塔如孤鹤。 宝公骨冷唤不闻,却有老泉来唤人。 电眸虎齿霹雳舌,为余吹散千峰云。 南行万里亦何事,一酌曹溪知水味。 他年若画蒋山图,为作泉公唤居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炮车:这里形容浓云翻滚如同炮车。
  • 电眸:闪电般的目光。眸(móu)。
  • 宝公:对南朝高僧宝志的尊称。志(zhì)。
  • 蒋山:即钟山。

翻译

今天江头的天色很恶劣,浓云翻滚像炮车风即将刮起。独自望向钟山呼唤宝公,树林间的白塔如同孤独的仙鹤。宝公已骨冷呼唤也听不到,却有老泉前来召唤人。他有着闪电般的目光老虎般的牙齿和霹雳般的舌头,为我吹散了千峰上的云朵。南行万里又是为了什么事呢,一酌曹溪的水便知晓其中滋味。将来如果画蒋山图,要为泉公画出居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和感受。诗的开头通过对恶劣天色和浓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写对宝公的呼唤和白塔的孤独形象,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然后提到宝公虽唤不醒却有老泉来相助,展现出一种奇特的联系。最后表达了诗人在南行过程中的思考和对某种感悟的追寻,以及对未来作画的设想。整首诗在情境描写和情感表达上都富有特色,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刻的心境和对周围事物的独特感受。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