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以土物寄少游
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
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鸟子累累何足道,点缀盘飧亦时欲。
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
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鲜鲫:新鲜的鲫鱼。
- 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
- 醽醁:古代的一种美酒。
- 团脐紫蟹:指大而饱满的紫蟹,团脐即指蟹脐呈圆形。
- 脂填腹:形容蟹黄丰富。
- 后春:春季过后,这里指初夏时节。
- 莼茁:莼菜的新芽。
- 活如酥:比喻新芽鲜嫩如同酥油。
- 先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通常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
- 姜芽:姜的嫩芽。
- 肥胜肉:形容姜芽肥美胜过肉类。
- 鸟子累累:形容果实众多。
- 盘飧:菜肴。
- 淮南:这里指扬州,因扬州在长江以南的淮南地区。
- 事瓶罂:指储藏食物的习惯,瓶罂即瓶子和坛子。
- 方法相传:指这种储藏食物的传统方法代代相传。
- 竟留蓄:一直保存着。
- 千里寄鹅毛:意指微小的礼物表达深情,这里是说即使千里迢迢寄送简单的礼物。
- 孜孜:勤勉不懈的样子。
- 麋鹿:鹿的一种,此处可能比喻珍馐美味。
翻译
珍藏多年的陈酿鲫鱼,配上满腹黄膏的大紫蟹。 初夏时节,莼菜芽尖鲜嫩如酥,早春社日的姜芽肥美胜似肉块。 累累的果实不值一提,它们只是点缀餐桌的佳肴。 扬州人有储藏食物的传统,方法代代相传,食物总是留着慢慢享用。 我愿以此千里之外的小小礼物表达心意,何必追求那些珍贵的美食呢?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寄送给友人秦观(字少游)的,通过描绘扬州丰富的美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鲜鲫、紫蟹、莼芽、姜芽等地方特产的细腻描绘,展示了扬州独特的饮食文化。同时,诗人以“千里寄鹅毛”为喻,寓意虽微薄但情意深厚,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