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以承晏墨赠之
我闻江南墨官有诸奚,老超尚不如庭圭。后来承晏复秀出,喧然父子名相齐。
百年相传文断碎,彷佛尚见蛟龙背。电光属天星斗昏,雨痕倒海风云晦。
却忆当年清暑殿,黄门侍立才人见。银钩洒落金花笺,牙床磨试红丝研。
同时书画三万轴,大徐小篆徐熙竹。御题四绝海内传,秘府毫芒惜如玉。
君不见建隆天子开国初,曹公受诏行扫除。王侯旧物人今得,更写西天贝叶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承晏:人名。
- 奚:姓氏。
- 庭圭:人名。
- 彷佛:同“仿佛”。
- 建隆: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使用的年号。
翻译
我听说江南制墨的官员中有姓奚的,老超还比不上庭圭。后来承晏又优异地显露出来,父子名声喧闹着一样高。 传承百年的墨上文脉已断裂破碎,仿佛还能看到如蛟龙的背。如闪电的光连着天星斗都黯淡了,雨的痕迹像倒海使风云都变得晦暗。 却回忆起当年的清暑殿,黄门侍立着才人出现。银钩在金花笺上潇洒落下,牙床用来磨试红丝所制的墨砚。 同时有书画三万轴,大徐的小篆和徐熙的竹子画。皇帝题的四首绝句在海内流传,秘府的笔锋珍惜如同美玉。 君不见宋太祖开国初年,曹国公接受诏令进行扫除整理。王侯的旧物如今被人得到,又用来书写西天的贝叶书。
赏析
这首诗主要是对墨以及与墨相关的人和事物进行了描绘与感慨。诗中先提到江南制墨的奚氏以及承晏父子的出色技艺与声名,通过对墨的一些特征描绘如“百年相传文断碎”“电光属天星斗昏”等展现墨的独特与珍贵。接着回忆当年清暑殿中的场景,如才人等,还有众多珍贵的书画及墨砚,突出了当时文化艺术的繁荣景象。最后提及建隆年间的历史事件以及王侯旧物的流转,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全诗围绕墨展开,同时也融入了历史与文化元素,内容丰富且具有一定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