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富池双泉寺三首

晚来抱懒炙孤灯,临水禅楼独自登。 鸟道草深云宛宛,鱼湖波定月澄澄。 诗联呈佛方堪读,俗语污人不可应。 归隐南峰峰下宅,纵谈今日岂无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富池:地名。
  • 董嗣杲:南宋诗人。
  • 宛宛:wǎn wǎn,弯曲的样子。
  • 澄澄:chéng chéng,清澈明洁貌。

翻译

傍晚时带着慵懒去点燃孤单的灯盏,独自登上靠近水的禅楼。鸟飞行的道路上荒草深深,云朵弯弯,鱼所在的湖泊波浪平静,月亮清澈澄明。诗作的对联呈现给佛才值得一读,世俗的话语污染人不能回应。归隐在南峰峰下的宅子里,尽情谈论今日难道会没有僧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富池双泉寺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鸟道草深、鱼湖波定、月澄澄等,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中提到只有将诗联呈给佛才堪读,体现出对佛的尊重和对诗意的独特追求。同时表明不回应俗语的态度,展现出其对世俗繁杂的一种超脱。最后表达了对归隐之地的向往以及对与僧人的交谈的期待,整体意境深邃,富有禅意。

董嗣杲

宋杭州人,字明德,号静传。理宗景定间榷茶富池,度宗咸淳末为武康令。宋亡,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有《庐山集》、《西湖留咏》。 ► 684篇诗文

董嗣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