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

南齐事迹已销沉,曾立苔碑记古今。 一老出泉犹抚掌,此僧演法欲传心。 树头龙过家家雨,池面鱼游尾尾金。 行客不须閒照影,要知泽物溥春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齐:南朝的一个朝代。
  • 销沉:消逝,埋没。
  • 苔碑:长有苔藓的石碑。
  • 抚掌:拍手,这里形容高兴的样子 。
  • 演法:讲解佛法。
  • 传心:传授教义,以心相印证。
  • 閒(xián):同“闲”,空闲。
  • 泽物:施恩于万物。
  • 溥(pǔ):广大,普遍。
  • 春霖:春雨,这里比喻恩泽。

翻译

南齐时期的那些事迹早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只留下那长满苔藓的石碑记录着古往今来的故事。有位老人看到泉水涌出还拍手称奇,这位僧人讲解佛法想要传授教义以心相印证。大树上头龙经过,天空便落下像家家户户都能分到的雨水,池塘水面上鱼儿游动,鱼尾好像闪耀的金色光芒。路过的行人不需要悠闲地临水照影子,要知道这泉水润泽万物就如同那广大的春雨一般。

赏析

这首诗围绕玉泉展开。开篇以“南齐事迹已销沉”营造出沧桑之感,借事迹的消逝引出玉泉边青苔石碑,暗示岁月变迁,历史与现实交织。颔联通过“老出泉犹抚掌”“僧演法欲传心”描写了玉泉边生动的人物活动,既有老者见泉的欣喜,又有僧人讲法传心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与文化内涵。颈联“树头龙过家家雨,池面鱼游尾尾金”是写景佳句,用奇特的想象描写雨景和鱼游之态,“龙过”增添神秘氛围,“家家雨”形象描绘出雨水的普遍洒落;“池面鱼游尾尾金”色彩明丽,细腻展现了鱼儿欢快游动时鱼尾闪耀的金色光芒,让画面充满生机。尾联“行客不须閒照影,要知泽物溥春霖”则由景转入议论和感慨,劝诫行客不要只注重自我闲游赏景,要看到玉泉如春雨般普施恩泽的价值,升华了诗歌的主题,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泽物的深刻感悟,也使整首诗兼具意境美与思想深度 。

董嗣杲

宋杭州人,字明德,号静传。理宗景定间榷茶富池,度宗咸淳末为武康令。宋亡,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有《庐山集》、《西湖留咏》。 ► 684篇诗文

董嗣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