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鹗

· 曾巩
北风万里开蓬蒿,山水汹汹鸣波涛。 尝闻一鹗今始见,眼驶骨紧精神豪。 天昏雪密飞转疾,暮略东海朝临洮。 社中神狐倏闪内,脑尾分磔垂弓櫜。 巧兔狞鸡失草木,勇鸷一下崩其毛。 窟穴呦呦哭九子,帐前活送双青猱。 啁啾燕雀谁尔数,骇散亦自亡其曹。 势疑空山竭九泽,杀气已应太白高。 归来礧嵬载俎豆,快饮百瓮行春醪。 酒酣始闻壮士叹,丈夫试用何时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鹗(è):一只鹗鸟。鹗,又名鱼鹰,性凶猛。
  • 眼驶:眼睛敏锐、动作快捷。
  • 骨紧:形容鹗鸟体魄矫健。
  • 暮略东海:傍晚掠过东海。略,掠过。
  • 朝临洮(lín táo):早晨到达临洮。临洮,古地名,在今甘肃。
  • 社中神狐:社庙中的神狐。社,古代祭祀土神的地方。
  • 倏(shū)闪内:迅速地隐藏其中。倏,迅速。
  • 磔(zhé):分裂肢体。
  • 垂弓櫜(gāo):把猎获物挂在弓袋上。櫜,盛弓的袋子。
  • 狞鸡:凶猛的鸡。
  • 勇鸷(zhì):勇猛的鸷鸟,这里指鹗鸟。
  • 呦呦(yōu yōu):拟声词,这里形容狐崽的哭声。
  • 青猱(náo):青色的猿猴。
  • 啁啾(zhōu jiū):形容鸟叫的声音。
  • 骇散:惊慌地四散逃走。
  • 亡其曹:鸟群消散。曹,群。
  • 礧嵬(léi wéi):众多的样子。
  • 俎(zǔ)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指猎物。
  • 春醪(láo):春天酿造的美酒。

翻译

北风呼啸,万里大地吹开蓬蒿,山水间波涛汹涌,轰鸣声涛。曾经听闻的鹗鸟如今终于得见,它目光敏锐、体魄矫健,尽显豪迈精神。天昏沉沉,大雪纷飞,它飞行得越发疾速,傍晚还在东海翱翔,清晨已至临洮。社庙中的神狐迅速逃窜,却仍被鹗鸟抓住,脑袋和尾巴被撕裂,挂在弓袋之上。机灵的野兔、凶猛的斗鸡都吓得失魂落魄,勇鸷的鹗鸟一飞而下,它们的毛发瞬间四散。狐穴里幼狐凄惨鸣叫,营帐前还被活送来了两只青猿。叽叽喳喳的燕雀哪里会被它放在眼里,它们吓得四处逃窜,鸟群瞬间消散。它的气势强大,仿佛能穷尽空山的猎物、吸干九泽之水,那股肃杀之气与天上的太白星相应。归来时带着众多的猎物,尽情畅饮上百瓮春天酿造的美酒。酒喝得酣畅时,才听到壮士发出叹息,大丈夫施展才能的时机究竟何时才能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鹗鸟勇猛矫健、捕击猎物的非凡本领。诗开篇以恶劣的环境描写衬托鹗鸟出场,凸显其不凡。接着细腻刻画了鹗鸟的神态、飞行速度和捕杀猎物的凶猛姿态,如“眼驶骨紧精神豪”传神地写出鹗鸟的不凡气质,“暮略东海朝临洮”极言其飞行之快速,“脑尾分磔垂弓櫜”展现其捕杀神狐的凌厉。诗中还通过对比,如用燕雀的惊慌失措衬托鹗鸟的威严。诗的后半部分,从鹗鸟的威武转向壮士的感慨,“酒酣始闻壮士叹,丈夫试用何时遭”,借物抒情,以鹗鸟自比,感慨自己就像这勇猛的鹗鸟,却难以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表达了诗人渴望一展抱负却怀才不遇的苦闷心境 ,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与思想深度。

曾巩

曾巩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曾易占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少有文名,为欧阳修所赏识,又曾与王安石交游。累官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诸州,所至多有政绩。神宗元丰三年,判三班院,上言以节用为理财之要。次年,加史馆修撰,典修五朝国史,管勾编修院,旋擢中书舍人。曾校理《战国策》、《说苑》、《新序》、《列女传》等典籍。尤擅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追谥文定。有《元丰类稿》。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