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昼千万思

· 曾巩
一昼千万思,一夜千万愁。 昼思复夜愁,昼夜千万秋。 故人远为县,海边勾践州。 故人道何如,不间孔与周。 我如道边尘,安能望嵩丘? 又若涧与溪,敢比沧海流。 景山与学海,汲汲强自谋。 愁思虽尔勤,故人得知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昼:一整天。
  • 故人:老朋友。
  • 为县:在县里任职。
  • 勾践州:这里指越州,因春秋时越国曾在此地发展,勾践是越国君主,所以这样称呼。州是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
  • 不间:不亚于,不比……差。
  • 嵩丘:嵩山,五岳之一,这里代表高大威严的事物 嵩(sōng)
  • 景山:高山。比喻才德很高的人。
  • 学海: 比喻学识渊博。
  • 汲汲: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 。

翻译

一整天里心里有无数的思绪涌动,一整夜都被无尽的愁绪笼罩。白天的思念连着夜晚的忧愁,日日夜夜都仿佛是无尽漫长如秋。老朋友远去在海边的越州做县官。这位老朋友的品德学问怎么样呢?那可是不逊色于孔圣人和周公。我就好比路边扬起的尘埃,哪里能够仰望雄伟的嵩山呢?又像山间的小溪涧,怎敢和广阔沧海的洪流相比呢。那如高山般的才德和如大海般渊博的学问,我只能急切努力地自我谋求。忧愁思绪虽然这样频繁涌起,远方的老朋友能否知道我的这番心意呢?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深沉,通过鲜明的对比来抒发内心复杂的情感。诗开篇以 “一昼千万思,一夜千万愁” 这样直白且强烈的表述,强调自己思绪和忧愁之多,日日夜夜都沉浸其中。接着,诗人提及老朋友远在海边任职,并赞叹其品德学问堪比圣贤,对老友的推崇之情溢于言表。而后,诗人把自己比作路边尘、涧与溪,将老友比作嵩丘和沧海,这种对比鲜明地展现出诗人自感渺小、低微,与老友相比差距甚远的心理,也体现出诗人谦逊的态度。诗中 “景山与学海,汲汲强自谋” 体现出诗人虽有自知之明,但并未消极对待,仍努力追求知识和才德。最后一句 “愁思虽尔勤,故人得知不”,将内心的担忧和渴望故人了解自己心思的情感自然流露出来,情感细腻且动人。整首诗语言质朴,却能将复杂而深厚的情谊和内心世界细腻地刻画出来,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曾巩

曾巩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曾易占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少有文名,为欧阳修所赏识,又曾与王安石交游。累官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诸州,所至多有政绩。神宗元丰三年,判三班院,上言以节用为理财之要。次年,加史馆修撰,典修五朝国史,管勾编修院,旋擢中书舍人。曾校理《战国策》、《说苑》、《新序》、《列女传》等典籍。尤擅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追谥文定。有《元丰类稿》。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