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 郑獬
人间久厌雨,最快是初晴。 骤见碧林影,喜闻归雁声。 乾坤一苏醒,耳目两聪明。 寄语浮云意,休来污太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晚晴: 指傍晚时分雨后转晴。
  • : 厌倦,此处指人们厌烦了长时间的雨天。
  • 初晴: 刚刚放晴,天气转好。
  • 碧林影: 雨后翠绿的树林倒影。
  • 归雁: 天气转凉时南飞的大雁。
  • 乾坤: 天地,此处代指大自然。
  • 苏醒: 从沉睡或困倦中恢复活力。
  • 污太清: 指让天空变得浑浊不清。

翻译

人们早就厌倦了连日的阴雨,最令人愉快的就是雨后初见晴空。突然间,我欣喜地看到碧绿的树林在阳光下显现出清晰的影子,又听见远处归来的雁群发出悠扬的叫声。仿佛整个天地都从沉闷中醒来,我的感官也变得敏锐起来。我对着飘荡的浮云说,别再带来乌云,破坏这份难得的清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愉悦。诗人通过"骤见碧林影"和"喜闻归雁声",生动展现了雨后万物复苏的生机,以及自己因天气好转而心情舒畅。"乾坤一苏醒,耳目两聪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了雨后天地间焕然一新的感觉,以及诗人由此获得的清爽与智慧。结尾以"休来污太清"劝诫浮云,寓意保持心境的清明,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心境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富有哲理。

郑獬

宋安州安陆人,字毅夫,一作义夫。仁宗皇祐五年进士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英宗治平朝,判三班院。神宗初,拜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不以新法治狱,忤王安石,出知杭州,未几徙青州。时方散青苗钱,以不忍使民无罪而陷法网,引疾提举鸿庆宫。有《郧溪集》。 ► 4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