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登瀛洲

天策开王府,仙才聚国英。 礼优初辟馆,众羡号登瀛。 凡骨难飞步,神仙遂拟名。 冠鳌堪比峻,驭鹤想同轻。 银阙谁云远,金台愧未清。 收功归正观,文治播休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 天策:帝王的谋略。
  • 仙才:具有非凡才华的人。
  • 辟馆:开设馆舍。
  • 登瀛:登上瀛洲,比喻士人得到荣宠,如登仙境。
  • 冠鳌:居于首位如同巨大的鳌头。鳌(áo):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 金台:黄金台,常用来比喻延揽士人之处。

翻译

帝王的谋略开启了王府,非凡才华之人聚集成为国家的精英。礼仪优厚最初开设馆舍,众人都羡慕号称登上瀛洲。平常人难以飞快迈步,如同神仙才拟定这样的名号。居于首位如同巨大的鳌头那样高峻,想象驾驭仙鹤一样轻盈。银色的宫阙谁说遥远,金色的高台惭愧未能清净。收获功业归于正确的观念,文化治理传播美好的声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希冀的场景。诗中通过“天策开王府”展现出宏伟的气势和高远的谋略,“仙才聚国英”强调了人才的汇聚。“礼优”“众羡”等描述凸显出对这一场景的赞美和向往。“冠鳌”“驭鹤”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成功和高洁境界的追求。最后提到的“收功”和“文治”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对功绩、文化治理成就的肯定。整体营造出一种豪迈而富有理想的氛围。

刘才邵

宋吉州庐陵人,字美中,号杉溪居士。徽宗大观三年上舍及第,宣和二年中宏词科。高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帝称其能文,为时宰所忌,出知漳州,于城东开十四渠,溉田数千亩。官至工部侍郎、权吏部尚书。有《杉溪居士集》。 ► 2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