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

· 文同
灯火宜冬杪,图书称夜长。 帘钩挂新月,窗纸漏飞霜。 酒醴惭孤宦,皮毛逐异乡。 谁知旧山下,梅艳满东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杪(miǎo):树梢,树枝末端。
  • 酒醴(lǐ):酒和醴,泛指各种酒。

翻译

灯火适宜在冬末,阅读图书让人感觉夜晚很长。帘钩上挂着一弯新月,窗纸上透进飞落的寒霜。对自己孤独为官而感到惭愧面对佳酿,为追逐到这异乡而如同皮毛般漂泊。有谁知道那旧日的山下,梅花艳丽地开满了东面的墙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极寒时节的景象,通过对灯火、图书、新月、飞霜等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寒冷又略带萧索的氛围。“灯火宜冬杪”既点明了寒冷的气候,也给人一丝温暖之感。“图书称夜长”则突出了夜晚的漫长与静谧。而“酒醴惭孤宦,皮毛逐异乡”则传达出诗人身为官员的孤独之感和在异乡漂泊的无奈。最后以“梅艳满东墙”收尾,这梅花的艳丽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也为整首诗的氛围带来一些生机和希望。整体上,诗的意境清冷中带有几分感慨,表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和感受。

文同

文同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864篇诗文